公元757年,甘肃彭原的黄土高原上,唐肃宗李亨正为收复长安焦头烂额。突然侍卫通报:一位白衣道士求见。谁也没想到,这个33岁的年轻人会提出一套颠覆性的平叛方案——放弃两京直捣叛军老巢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皇帝竟拒绝了这个看似完美的计划。为何大唐宁可选择一条更血腥的路?这场千年前的战略分歧,藏着比战争更残酷的政治算计。
"先打长安还是先端叛军老窝?"李泌的"彭原对策"像颗炸弹扔进唐军大帐。这位6岁就能用棋盘作哲学诗的神童,此刻在地图上画出一条死亡绞索:用郭子仪、李光弼两支军队像遛狗般拖着叛军奔波数千里,再派奇兵直取范阳。帐中将领倒吸凉气——这招"疲敌战术"堪比现代游击战,但唐肃宗眉头越皱越紧。当李泌说出"让回鹘兵洗劫长安"的交换条件时,皇帝手中的茶杯突然砸在地上。
长安酒肆里,商贩们传抄着前线战报。"听说要放弃都城?"卖胡饼的老汉差点掀翻炉灶。而在河北乡村,里正正带人拆除安禄山的生祠,泥土里还埋着去年祭祀的羊头骨。洛阳城头的叛军守将收到家书,范阳的妻儿在信里抱怨:"唐军怎么还不来打长安?"此刻凤翔行宫里,宰相房琯正用朱笔圈出江南漕运路线——朝廷的钱袋子只剩这条命脉。李泌的方案像台精密仪器,但大唐这台生锈的老机器根本装不上新零件。
春日的渭水看似平静,水下却涌动着血色的暗流。唐肃宗突然改口要"先尽孝道迎回父皇",群臣心照不宣:这分明是要夺回政治象征。李泌在驿馆里擦拭着铜镜,镜中映出安西都护府的急报——吐蕃骑兵已劫掠了三座边城。更糟的是,江淮押粮官送来坏消息:最后三十船粮草被叛军劫了。主张速战的老将仆固怀恩突然称病不出,军中开始流传"皇帝怕神策军坐大"的耳语。
盛夏的潼关战场,郭子仪发现叛军阵型出现诡异空档。探马飞驰来报:史思明主力正秘密回援范阳!原来安禄山早看穿李泌的计谋,提前收缩防线。此刻唐肃宗才惊觉,自己"稳扎稳打"的方略反被利用。更致命的是,回鹘可汗派使者索要承诺的劫掠权,而长安城内已有士族暗中联络叛军。当李泌指着地图上被孤立的朔方军时,皇帝终于想起他当年写诗讽刺杨国忠的预言——如今句句成谶。
秋雨中的凤翔行宫,李泌的白衣沾满泥浆。他刚从前线带回更糟的消息:河北百姓给叛军立起了长生牌位。唐肃宗盯着案头两份奏章——一份是李光弼请求增兵太原,另一份是江南世家要求减税。窗外传来工匠重修大明宫匾额的凿击声,但国库账簿上最后一笔钱正被划给吐蕃使者。当宦官汇报"太上皇要从成都启程"时,皇帝突然把李泌的《平叛策》扔进了火盆。
总有人说唐肃宗短视,可谁看见他龙椅下的火药桶?要养活二十万张嘴的皇帝,哪有资格玩"以空间换时间"的奢侈游戏。李泌笔下精妙的战略箭头,在户部算盘上全变成了血淋淋的亏空。那些夸"彭原对策"的人不妨想想:让你家三代人住帐篷等八年收复故土,你干不干?所谓奇谋妙计,不过是书斋里的漂亮风筝,而拽着线头的皇帝,手里还攥着随时会断的王朝命脉。
当李泌的"疲敌战术"遇上唐肃宗的"政治账本",您觉得这场千年争议里谁更天真?是坚持"斩草除根"的谋士像不像现代键盘侠?还是被骂昏君的皇帝,其实在演"打工人の无奈"?如果换您坐在那个龙椅上,会选择让长安多沦陷几年换彻底胜利,还是赶紧抢回首都撑门面?
胜宇配资-股票投资配资-如何利用杠杆买入股票-10倍配资可以找谁代注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