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在为每天写十几篇文案加班到深夜吗?
朋友李姐的故事或许能给你些启发。
作为成都一家本地生活类自媒体的运营负责人,她去年差点因为赶不出来内容被老板追责。
那是去年618前的周五下午3点,小编突然请假,留给李姐一个烂摊子:“一周内要发20篇探店文案,端午专栏还差8篇,月底必须达标!
”看着电脑右下角弹出的暴雨红色预警,窗外电闪雷鸣间,她的焦虑感像水位般涌上来。
起初她连夜筛选兼职团队,可试写的5版文案都跑偏了。
那位大学生写手把火锅店的麻椒写成“花椒中的战斗椒”,美食博主又将甜品测评写成了星座分析。
熬夜改到凌晨四点,泡在重创下的柠檬水都变混浊了,才勉强攒出3篇能用的稿子。
转机出现在第二周。
架构总监老刘看不下去,发过来一个带云朵图标🥗的软件链接:“试试优采云,上周刚帮汽配账号做过头条爆款。
”李姐将信将疑按步骤操作——先把本地美食、端午习俗这两个核心词设为任务目标,再勾选手工审核+云端运行的模式,凌晨2点设置完第8个自媒体站点的发文时段后就趴在桌上睡过去了。
morning 7点23分,手机提示音突然炸响。
睁眼时管控平台显示12篇文章已直发公众号,连排版都自动配了九宫格(后来才知道是开启了“自动配图-网络配图”功能)。
最新篇《雨天续命指南:文殊院旁3家藏在胡同里的热汤面》阅读量已经破千,开头那句“麻酱像融化的晚霞晕开在骨汤里”让她惊出冷汗——这是她昨天草稿里随手写的句子,系统居然自动识别并嵌入了正文。
更绝的是AI原创功能。
当李姐勾选手动改写模式时,原本300字的端午粽子简史,经系统“深度原创-自媒体风格”加工后,变成了带脱口秀段子的《从甜咸大战到网红粽子:四川人吃蒜香肉粽的3重罪?!
》。
她试着把“红油”“藤椒”等5个地方特色词填进关键词插入框,第二篇推送果然在第3段自然出现“淋上三勺犀浦特供红油时,辣椒籽在海椒面堆里捉迷藏”这样的句子。
三个月后团队复盘,李姐的账号不仅没掉粉,还因为更新频率稳定涨了2万多本地粉丝。
现在系统每天凌晨4点半自动采集成都美食榜单,6点整云端运行生成初稿,她早上只需要花1小时抽检调整。
上周暴雨滞留事件突发时,她用“敏感词替换”功能把报道中“困住”改成“甜蜜的等待”,配着自动生成的“夏日清凉指南”话题标签,反而做出了篇10万+爆款。
最近见到李姐,她手冲咖啡的间隙给我演示新功能:“你看这个声音转文字,上周专访老火锅店老板,录音回放杂音太大,用AI识别+修正功能3分钟就出了笔记。
”窗外阳光正好落在她电脑右侧的待办清单上,那里用荧光笔标着:“本周任务:调优‘苍蝇馆子测评’关键词库”。
如果你正被海量文案压得喘不过气,或许可以试试把重复体力活交给工具。
像李姐说的:“别让无效加班偷走你发现生活烟火气的时间”。
记得点赞收藏这篇,下次团队缺人时,你的应急预案里就多了个靠谱选项。
胜宇配资-股票投资配资-如何利用杠杆买入股票-10倍配资可以找谁代注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